erwin中文网站 > 新手入门 > erwin如何创建概念模型 erwin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区别
教程中心分类
erwin如何创建概念模型 erwin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区别
发布时间:2025/07/18 13:52:07

  在数据库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,erwin作为一款专业的数据建模工具,提供了从概念建模到物理模型生成的完整路径。无论是企业级数据架构师,还是IT项目中的数据库设计者,都离不开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的系统搭建。围绕“erwin如何创建概念模型,erwin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区别”这一主题,本文将从建模操作步骤到模型理解的深层对比进行全面展开,帮助使用者更准确地在不同阶段应用erwin的建模功能。

  一、erwin如何创建概念模型

 

  概念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初始阶段,主要目的是从业务视角抽象出核心实体、它们之间的关系、以及关键属性。在erwin中创建概念模型,不仅直观,还具备丰富的图形化表达能力。

 

  1.启动项目并新建模型

 

  打开erwin Data Modeler后,点击主界面中的“New Model”(新建模型),在弹出窗口中选择:

 

  Model Type(模型类型):选择“Logical/Physical”;

 

  然后在“Notation”中选择“IE(Information Engineering)”;

 

  在“Model Purpose”中,勾选“Create from Conceptual Model”。

 

  点击“Create”后,进入建模界面。

 

  2.构建实体(Entity)

 

  点击左侧工具栏的“Entity”图标,在画布上点击即可创建一个新的实体。命名实体名称(如Customer、Order等),双击打开属性编辑框,可输入:

 

  实体名称(逻辑名+物理名);

 

  描述信息;

 

  业务注释;

 

  可附加分类标签。

 

  3.添加属性(Attributes)

 

  每个实体都可以包含多个属性。在实体的属性栏中点击“+”添加字段,填写字段名称、数据类型(如果尚未决定,可以空置),标记主键(PK)字段。

 

  例如在Customer实体中添加属性:

 

  CustomerID(PK)

 

  Name

 

  Email

 

  CreatedDate

 

  4.创建关系(Relationships)

 

  使用“Relationship”工具,在两个实体之间画一条连接线,定义它们的联系。例如Customer与Order之间是“一对多”,表示一个客户可以下多个订单。

 

  在属性窗口中可设置:

 

  关系类型(Identifying或Non-Identifying);

 

  关系的Cardinality(基数):1:1,1:N,N:M;

 

  是否自动继承外键(可设为逻辑层继承或仅关系图呈现)。

 

  5.利用主题域和业务规则增强表达力

 

  erwin允许定义“Domain”(领域),即预设字段类型模板,例如定义“EmailDomain”为字符串、最大长度255。这样可以在多个字段中复用一致的数据规则。

 

  同时可以添加“Business Rules”(业务规则),便于后期与开发团队对接。

 

  6.保存并转换逻辑模型

 

  当概念模型搭建完毕后,可通过erwin菜单栏“Model→Forward Engineer→To Logical Model”,自动生成逻辑模型,完成从业务结构到数据结构的迁移。

  二、erwin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区别

 

  尽管两者都是erwin支持的数据建模类型,但概念模型(Conceptual Model)与逻辑模型(Logical Model)在建模目的、粒度、抽象层级上存在明显差异,理解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更合理地制定数据库设计流程。

 

  1.建模视角不同

 

  概念模型关注业务层面的实体关系;

 

  逻辑模型开始贴近数据库结构,强调数据规范性与完整性。

 

  例如:概念模型中的“客户”只体现其存在与关系,而逻辑模型会规定CustomerID是整型、必须唯一,Email不得为空等细节。

 

  2.细节粒度不同

 

  概念模型字段数据类型可以空置,主要强调“有哪些”;

 

  逻辑模型则会进一步定义数据类型(如String、Integer)、约束(如Not Null)、默认值、唯一性等。

 

  这也意味着逻辑模型是向数据库结构靠近的一步。

 

  3.应用阶段不同

 

  概念模型常用于早期需求分析、业务沟通阶段;

 

  逻辑模型则是中后期设计的重要成果,是生成物理数据库结构(DDL)的基础。

 

  也正因此,逻辑模型往往伴随着更多技术语义和实现约束。

 

  4.工具实现上的关系

 

  在erwin中,概念模型可转化为逻辑模型,而逻辑模型也可以反向提取概念层内容。在项目协作中,两者常协同推进:先由业务方绘制概念模型,确认无误后由数据架构师进行逻辑化建模,逐步推进到物理实现。

 

  5.表达形式不同

 

  概念模型通常更“轻量”,图形上实体方框更简洁,关系线更粗线条;

 

  逻辑模型图则包含字段、索引、数据类型、主外键标识等信息,视图更“复杂”。

 

  三、如何在团队中协同使用概念与逻辑模型

 

  在实际项目中,理解两种模型的定位并协同使用,可以大幅提高建模效率与跨团队沟通效果。

 

  1.明确职责分工

 

  产品经理或业务分析师负责绘制概念模型;

 

  数据库工程师负责在此基础上补充逻辑模型;

 

  架构师负责审核模型完整性与可扩展性。

 

  2.设定模型切换规范

 

  建议为每个概念实体建立对应逻辑实体,命名规则一致;

 

  字段属性从概念模型复制至逻辑模型后补充技术约束。

 

  3.引入审查流程

 

  模型评审会议可先讨论概念模型确认业务场景;

 

  再进入逻辑模型阶段集中审核数据规范性与性能问题。

 

  4.使用erwin的模型对比与同步功能

 

  erwin允许在模型版本之间进行对比,识别新增、修改、删除的字段或关系,避免因模型演化造成设计失误。

 

  5.文档化导出共享

 

  通过“Report Designer”或“HTML Report”,将概念模型以结构化格式导出,供非建模人员阅读理解。

  总结

 

  erwin在数据库设计流程中扮演着桥梁角色,连接业务结构与物理实现,而概念模型正是这一桥梁的起点。本文围绕“erwin如何创建概念模型,erwin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区别”全面解析了从建模操作步骤到模型差异的核心要点。熟练掌握概念模型的创建技巧、深刻理解概念与逻辑模型的关系,将帮助开发团队更科学、高效地推进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迭代,为后续开发部署打下坚实基础。

读者也访问过这里:
135 2431 0251